您的位置: 首页 > 足球新闻

20年前,那个让那英甘愿“未婚生子”的前国脚高峰,如今过得怎样

发布时间:2025年07月17日 10:08点击:栏目:足球新闻

高峰与那英:足坛快刀劈碎歌坛玫瑰,20 年后一个当红一个蛰伏,京味儿里的爱恨浮沉

北京胡同里的老街坊常念叨:"当年高峰和那英好的时候,跟冰糖葫芦似的 —— 看着甜,咬下去能酸掉牙。" 这话不假,上世纪九十年代,一个是绿茵场上的 "快刀前锋",一个是歌坛冉冉升起的 "大姐大",这对金童玉女的爱情,比胡同里的路灯还亮,可谁能想到,最后愣是闹得跟摔碎的搪瓷缸似的,一地碎片,扎得人心疼。

今儿咱就用胡同里的大白话,聊聊这对 "文体恋" 的开山鼻祖 —— 高峰怎么就成了 "国足第一前锋"?那英为他搁下话筒当小媳妇,值不值?20 年过去,一个成了综艺常客,一个教娃踢球,这俩人的人生,咋就岔到了两条道上?这些事儿,得从工体的呐喊声和录音棚的钢琴声说起。

一、沈阳小子闯北京:工体草坪上踢出 "快刀" 名声

1971 年的沈阳,烟囱冒的烟比云彩还多,高峰就生在这片满是机油味儿的地方。他爸是厂里足球队的 "野路子高手",脚法在车间里能排第一;他妈更神,是射击队的,眼神准得能钉死靶心。打小泡在体育堆里,高峰就不爱背课文,放学铃一响,书包往墙根一甩,准扎在操场的人堆里追足球。

那时候的操场是土场子,摔一跤能蹭掉层皮,可他不管这些。别的孩子跑直线,他偏要绕着圈跑,脚步碎得像踩着缝纫机,转弯时脚腕轻轻一拧,人就跟贴地飞似的,一点不减速。有回学校运动会,他跑百米,发令枪一响,人跟弹弓射出去似的,把第二名甩出快两个身位。体育老师盯着他直咂嘴,跟他爸说:"这小子,跑起来跟风似的,不踢球可惜了!"

十三岁那年,辽宁少年队来选苗子。教练让孩子们跑 30 米冲刺,高峰一窜出去,教练手里的秒表差点没攥住 —— 步频比同龄孩子快半拍,身子压得低,转弯时跟猫似的灵活。"这爆发力,天生就是吃足球这碗饭的!" 教练当场拍板,八趟跑沈阳,带着队里的联名信往高峰家跑,跟他爹妈说:"放咱这儿,将来指定能踢进国家队!"

进了队里,高峰才算掉进了足球的 "坑"。东北的冬天天不亮就起来练体能,绕着球场跑二十圈,跑完还要练折返跑、蛙跳,腿酸得下楼梯都打颤。技术训练更磨人,对着墙踢球,练传球准度,一个动作重复几百遍,直到脚腕肿得像发面馒头。可他从没喊过累,别人休息时,他还抱着球在角落里练盘带,脚背颠球能颠上千个,球像粘在脚上似的。

1992 年,21 岁的高峰被北京国安挖走,教练洪元硕瞅着他那股野劲儿,拍着胸脯说:"到了北京,你就放开踢,出了岔子我担着!" 结果这小子真没让人失望,第一次上场就敢跟对方后卫硬碰硬,一个假动作把人晃得直趔趄,赛后报纸写 "北京队来了个 ' 拼命三郎 '"。

他的突破跟别人不一样,身子歪歪扭扭,看着要倒,偏偏能把球护住,跟胡同里耍空竹的似的,灵活得不像话。1996 年甲 A 联赛,北京国安主场对战济南泰山,那天赶上大雨,工体的场地积了水,球一踢就减速。比赛到了下半场,国安还落后一分,球迷急得直跺脚。就在这时,高峰在中场拿到球,积水溅得他裤腿全湿,可他像没看见似的,低着头往前冲。

第一个防守队员上来拦他,他把球往左边一趟,身子却往右边挤,硬生生从人缝里钻了过去;第二个队员伸腿想断球,他脚腕一勾,球像粘在脚上,绕了过去;最后连守门员都弃门而出,高峰一个假动作,把守门员晃得趴在水里,然后轻轻一脚,球慢悠悠地滚进了球门。

那一刻,工体四万多观众的呐喊声差点掀了屋顶,有人激动得把围巾扔到天上,还有人抱着身边的陌生人哭。胡同里开小卖部的老李头说:"那球踢的,比喝二锅头还让人上头!我跟街坊邻居在电视跟前跳着喊,把暖壶都碰倒了!"

就这么着,25 岁的高峰成了国安队的 "大腿",1997 年国安 9 比 1 大胜申花那场,他一个人进了俩球,赛后光着膀子绕场跑,胸前挂着球迷扔上来的围巾,笑得露出大白牙,那股子精气神,比老北京的二锅头还烈。后来进了国家队,他更是成了 "国足第一前锋",报纸上天天登他的照片,胡同里的孩子都学着他的样子颠足球,嘴里喊着 "我是高峰"!

二、歌坛玫瑰遇足坛快刀:录音棚外的烤红薯比奖杯暖

1995 年的沈阳老乡聚会,成了高峰和那英缘分的开始。那时候那英刚凭《雾里看花》火起来,可在聚会上一点架子没有,扎着马尾辫,穿着牛仔裤,跟个假小子似的;高峰刚在国安踢出名堂,穿着运动服,话不多,可眼睛总往那英那边瞟。

聚会散了,外面下起了小雨。高峰挠着头说:"我送你吧,我有车。" 他所谓的 "车",是一辆老旧的桑塔纳,车座套磨得发亮,一启动还 "哐当" 响。那英捂着嘴笑,还是上了车。车里放着她的歌《白天不懂夜的黑》,旋律在狭小的空间里打转。高峰手握着方向盘,脸有点红,那英看着窗外的雨,突然说:"你踢球真厉害,我看过你比赛。" 高峰嘿嘿一笑:"你唱歌才厉害,我妈天天在家放你的磁带。"

就这么一句搭一句,俩人慢慢热络起来。那英在北京录歌,高峰训练完,就骑着摩托车往录音棚跑。有时候那英录到半夜,他就坐在外面的台阶上打盹,手里攥着给她买的烤红薯,捂得热乎乎的。那英出来看到他,心里总暖暖的,说:"你傻不傻,不会进去等啊?" 高峰揉揉眼睛:"怕打扰你。"

那时候的那英,哪有后来 "那姐" 的霸气?在高峰面前,她就是个小媳妇。他比赛,她必到现场,穿着国安的队服,坐在观众席里,比谁都激动。高峰进球了,她能跳起来拍手,差点把手里的矿泉水瓶扔出去;高峰被犯规了,她比谁都生气,嘴里念叨着 "裁判眼瞎了",引得旁边观众直看她。

有回高峰在客场比赛受了伤,脚踝肿得像馒头。那英推掉了所有演出,连夜坐火车赶过去,在医院守了三天三夜,给他擦身、喂饭,眼睛熬得通红。高峰看着她,红着眼说:"你这傻姑娘。" 那英就笑:"我乐意。"

1997 年国安 9 比 1 大胜申花那场球,高峰梅开二度。比赛结束后,他抱着奖杯冲进球员通道,那英就在那儿等着,手里拿着毛巾,踮着脚给他擦汗。记者的相机 "咔嚓" 一响,把这一幕拍了下来,第二天报纸上写着:"快刀配歌后,赛场情场两得意。" 胡同里的大妈们看了,都念叨:"这俩孩子,真般配。"

可那时候的舆论,没少给那英添堵。有人说她 "攀高枝",借着高峰的名气往上爬;有人说她 "老牛吃嫩草",比高峰大四岁,肯定长不了。那英不管这些,照样陪着高峰去胡同里的小饭馆吃炸酱面,跟街坊邻居打招呼,笑得大大咧咧。有回被记者堵着问:"你就不怕高峰红了甩了你?" 那英梗着脖子说:"他敢!" 说完自己先笑了,眼里的甜蜜藏不住。

三、裂痕炸开:怀孕八月遇 "私生子",搪瓷缸碎了一地

2004 年的秋天,北京的叶子刚黄,那英正挺着八个月的大肚子,给孩子织小毛衣,电视里放着高峰以前的比赛录像。突然门铃响了,开门一看,是法院的人,递过来一份文件 —— 一个叫王纳文的女人,把高峰告了,说自己三岁的儿子是高峰的。

那英拿着那份亲子鉴定报告,手止不住地抖,上面的字像小刀子似的扎眼睛。她不信,冲到高峰训练基地,把报告摔在他脸上:"你告诉我,这是不是真的?" 高峰低着头,半天说不出话,最后憋出一句:"是。"

那一瞬间,那英觉得天塌了。她想起自己为他推掉的演出,想起在医院守他的日日夜夜,想起街坊邻居羡慕的眼神,眼泪 "唰" 地就下来了。她哭着问:"我为你付出这么多,你为啥要骗我?" 高峰蹲在地上,捂着脸说不出话。

那段时间,那英把自己关在家里,不吃不喝,肚子里的孩子踢得她生疼。朋友劝她:"要不,这孩子别要了。" 她摸着肚子,眼泪噼里啪啦掉:"孩子是无辜的。" 没过多久,她早产了,生下一个儿子,取名 "高兴",希望孩子能高高兴兴长大,可她自己,笑都笑不出来。

高峰成了过街老鼠,走到哪儿都有人戳脊梁骨。以前喊他 "快刀" 的球迷,现在骂他 "渣男";报纸上天天登着他的负面新闻,标题一个比一个难听。他在球队待不下去了,32 岁那年,在折返跑测试中停了下来,以前能跑 12 个来回不喘气,现在跑几个就满头大汗。教练看着他,叹了口气:"你的速度,慢下来了。"

2005 年,高峰宣布退役。离开工体那天,他一个人在草坪上走了很久,草皮还是熟悉的味道,可再也听不到 "高峰加油" 的呐喊了。他给那英打了个电话,想看看孩子,那英冷冷地说:"别来了,对孩子不好。" 电话那头,传来孩子的哭声,高峰挂了电话,蹲在地上哭得像个孩子。

四、20 年殊途:一个成 "那姐",一个教娃踢球

离婚后的那英,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孩子和事业上。她剪掉了长发,眼神里多了股狠劲儿。2006 年,她推出新歌《默》,歌词里唱 "忍不住化身一条固执的鱼,逆着洋流独自游到底",听得人心里发酸。这首歌火了,她成了乐坛 "大姐大",上综艺、开演唱会,走到哪儿都自带气场,胡同里的大妈们都说:"那英这是涅槃重生了。"

后来,她遇到了酒吧老板孟桐,这个男人疼她、宠她,把 "高兴" 当亲儿子疼。2011 年,俩人结婚了,没多久又生了个女儿,一家四口整整齐齐。那英在节目里说:"以前总想着依附别人,现在才明白,靠自己最踏实。" 她偶尔也会提起高峰,只是淡淡地说:"都过去了,感谢他让我成长。"

而高峰的人生,却像被狂风撕扯的风筝,一路往下掉。他试着开火锅店,可脾气急,有回跟顾客起争执,一拳打碎了玻璃,店也开不下去了;后来迷上喝酒,一喝就喝到半夜,醉了就念叨以前踢球的日子。2015 年,他因为酒驾和打架被抓,新闻出来那天,老球迷都叹了口气:"这小子,咋把自己活成这样?"

直到 2018 年,高峰才慢慢清醒过来。他在沈阳办了个青少年足球俱乐部,教孩子们踢球。没有豪华场地,就是块普通足球场;没有大牌教练,他自己上场示范动作。刚开始只有几个孩子报名,家长看着他,眼神里带着怀疑。他不解释,只是耐心地教,嗓子喊哑了就喝口水接着来。

有个小胖墩总把球带偏,急得直哭。高峰蹲下来,摸着他的头说:"叔叔以前也踢不好,练得多了,就会了。" 他陪着孩子练了一个月,孩子终于能稳稳带球了,抱着他的腿喊:"高教练,我做到了!" 高峰看着孩子的笑脸,眼眶湿了 —— 这是他退役后,第一次觉得自己还有用。

2023 年,有人拍到那英带着 "高兴" 看演唱会,19 岁的小伙子长得高高大大,跟高峰年轻时一个模子刻出来的。而高峰,在沈阳的足球场上,晒得黝黑,教孩子们射门,示范动作时,脚腕的灵活劲儿,还能看出当年的影子。有回被记者问到那英,他笑了笑说:"她现在挺好的,祝她幸福。"

胡同里的老李头说得实在:"人这辈子,就像踢足球,谁还没踢飞几个球?关键是踢飞了之后,能不能好好踢下一个。那英把下一个球踢进了,高峰呢,也算慢慢找回感觉了。"

尾声:爱情如球,踢偏了就往前看

如今的工体,早就翻修一新,草坪绿油油的,可老球迷还记得 1996 年那场雪战,记得高峰进球后狂奔的样子,记得看台上那英激动的身影。那些甜蜜与伤痛,像胡同里的老槐树,年轮里藏着光阴的故事。

有人说,高峰对不起那英,毁了一段好姻缘;也有人说,没有那段经历,就没有后来的 "那姐"。可感情这事儿,哪有那么多对错?就像踢足球,有时候你拼尽全力,球还是会跑偏,重要的是别因为一个球,就放弃整场比赛。

那英成了乐坛常青树,高峰在足球场上教孩子,俩人虽然走了不同的路,可都在自己的轨道上慢慢前行。或许这就是最好的结局 —— 不纠缠,不怨恨,把过去的恩怨,当成人生的一部分,然后笑着往前走。

胡同里的夕阳下,老李头又在跟街坊唠嗑:"你看啊,人这辈子,谁还没犯过错?改了就好。就像高峰现在教孩子踢球,不也是在弥补当年的错吗?那英现在笑得那么甜,不也是把苦日子熬成甜的了吗?"

是啊,爱情如球,踢偏了就往前看,总有下一个进球的机会。重要的是,别让过去的阴影,挡住未来的阳光。就像工体的草坪,不管昨天踢得多烂,明天照样能迎来新的比赛。

相关阅读: